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3年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中四級全體學生回信和勉勵香港學生,展示國家領導人對香港教育的高度重視。2024年7月,正值習主席回信一周年之際,香港教育局聯合培僑中學共同舉辦此分享會,特邀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博士、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先生、培僑中學校監曾鈺成先生、《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以及來自十多所中學的師生一起參與活動,回顧過去一年香港各界如何具體落實習主席回信精神,包括通過組織不同的學生內地交流和考察活動,幫助學生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深入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國情,厚植家國情懷。

C:\Users\us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2324_20694.jpg

活動上,培僑中學校監曾鈺成先生在致歡迎辭時提到,習近平主席去年七月給培僑中學同學的回信,不但對全校師生是極大的鼓舞,同時也為學校辦好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他分別從學校過去一年在中國傳統文化、航天海洋科技、愛國主義教育多方面組織的考察和實踐活動作出總結,希望能身體力行地踐行習主席回信中的「厚植家國情懷、錘鍊過硬本領」。

 C:\Users\us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2324_20608.jpg

隨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在分享會中回顧了習近平主席於去年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回信的重要時刻,表達了習主席對香港年輕一代的深切期望。她強調,教育局在過去一年中積極落實習主席的回信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目標,致力於培養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年輕一代。蔡局長詳細介紹了教育局在優化課程、開發教學資源、提供教師培訓等方面的努力,並特別提到了支持學校組織全方位學習活動,如內地交流和考察,以拓寬學生視野。她還對學界和學生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並提到自去年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後,教育局迅速開展與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相結合的內地考察活動,至今已有近95,000名學生參與。此外,學生內地交流計劃每年提供超過100,000個交流名額,確保每位學生在中小學階段至少有一次到內地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國家的最新發展和成就。

在分享會上,培僑中學的師生代表分享了回信給他們帶來的啓發。學生代表表示內地參訪活動讓他們更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教師代表則分享如何配合課程發展,在課堂內外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培僑中學學生其後與出席活動的其他中學學生,就航天、內地及「一帶一路」地區考察,以及體藝學習經歷主題,作小組分享交流。

C:\Users\us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2324_20774.jpg

 

參與貴州義教團的培僑師生表示,當城市年輕人在深入了解貴州後,發現了一個與刻板印象不同的多彩世界。他們被貴州的自然美景、民族文化、科技成就所震撼,並在義教過程中與當地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這次經歷不僅讓他們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激發了他們對教育公平的追求,決心將這份愛和希望繼續傳遞下去。

參與馬來西亞團的師生代表和我們分享,正值「一帶一路」十周年主題活動,學生們通過海報比賽、徵文和實地考察,深刻理解了「一帶一路」的深遠意義和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馬來西亞考察之旅不僅增進了對中馬歷史交流的認識,也見證了「一帶一路」在促進當地經濟、文化交流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考察之旅」課程的師生代表在分享中談到,這次交流讓學生們跳出課堂,實地考察培養見識,開拓視野。在港府鼓勵下,學生們進一步明確未來規劃。籌備過程中,學校得到多所院校和企業支持,安排了大學園區參觀、學生交流和科創企業考察等活動。出發前,班主任指導製作班徽、班服和團刊,增強合作與凝聚力。考察活動與班級學習特點相結合,如中四級A班考察廣州中醫藥博物館,B班考察東莞環保電力公司,學習相關專業知識。

 

而培僑中學籃球隊也和大家分享了他們在奪冠路上經歷的重重挫折,通過不懈努力和堅定信念,他們從失敗中學習,逐漸成長為團結一心的強隊。隊長麥偉迪在台灣集訓期間意識到心態的重要性,從放棄到堅持,設立目標,帶領團隊在訓練中不斷進步。即使面臨強大的對手和新環境,團隊也選擇堅持,最終贏得亞軍和季軍。籃球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身體,更培養了堅定的意志,激勵他們早日成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團隊的團結互助和相互支持,讓他們在逆境中更加堅強,最終在領獎台上傲然挺立,展現了團隊的力量和精神。

 

習主席回信一周年紀念活動的圓滿落幕,令學界不僅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成長與收穫,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繫,展現了學校社區的團結與活力。展望未來,培僑中學將繼續秉承教育初心,不斷探索和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台和更豐富的成長機會。期待在新的一年裏,能夠與所有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朋友攜手前進,共同牢記習主席的囑咐,書寫培僑中學更加輝煌的篇章。

本校女子籃球校隊在2023年12月7日於灣仔修頓球場進行校際港島區(第二組別)籃球決賽,在一度落後之下力追,最終以40比38反勝嘉諾撒書院,取得女子甲組冠軍。 

bball231209b.jpg

bball231209a.jpg

女子甲組更多相片

 

籃球校隊又於2024年3月9日於上環體育館,以20比16擊敗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取得校際女子乙組冠軍。 

 bball231209c.jpg

bball231209d.jpg

女子乙組更多相片

 

12月19日,在本校又舉辦了一場培僑大講堂,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蒞臨培僑中學,為學生來一場「數學漫談」。當天,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福建中學、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和本校4校師生在本校禮堂參與了由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舉辦的「2023『科學與中國』走進『科創大講堂』」講座。

C:\Users\us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_DSC2842.jpg

 

袁院士指數學在學術上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在現代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工程建設、地球勘探都需要數學精準的計算,就算是我們每日使用的手機通訊、數碼拍攝的影像處理、以及金融經濟,也是依靠數學運算的應用。」在講座中,袁院士和學生分享了「數學之美」、「數學之真」、「數學之趣」,讓學生對數學有了更多在校園課堂以外的認識,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數學的好奇、提出更多的問題。

 

主辦單位和本校分別向袁院士致送感謝狀及紀念品,以感謝袁院士特意來校與學生分享,和學生們上一節有趣且富啟發性的數學課。袁院士也向提問學生贈送親自簽署的書籍,以示鼓勵。

2023年12月13日,培僑中學迎來深圳大學副校長張曉紅、深圳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劉為基校長等一行六人的代表團,到校參觀交流。本校伍煥杰校長在本校校史室向深大代表團介紹了培僑的歷史傳統、教育發展及願景。深圳大學對本校的教學理念深表認同及支持,並由張曉紅副校長代表向培僑中學進行「深圳大學優秀生源基地」的授牌,對本校的教學予以充分的肯定。

 

深圳大學成立於1983年,是一所教學科研並重型的綜合性大學。學校以「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為辦學特色,擁有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是現時13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之一。

簡單而莊嚴的授牌儀式後,深圳大學招生辦主任為本校中五及中六的學生介紹了深大的校況及入學要求,吸引了不少準備升讀大學的學生深入諮詢了解。

我們熱切期待,三方在這次的座談交流及授牌儀式後,深圳大學、深圳大學附屬中學及本校日後有更多的互動往來,師生之間有更頻繁且深層次的交流,建立穩定的教學合作關係。

首先,感謝各校師生積極參與「全港小學生第四屆培僑盃火箭車工作坊及比賽」,同時亦歡迎參賽學生家長陪同出席當天活動,現公布入圍參賽學校名單如下:

愛秩序灣官立小學

第一隊

慈幼學校

第一隊

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

第一隊

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

第二隊

滬江小學

第一隊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第一隊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第二隊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

第一隊

藍田循道衞理小學

第一隊

藍田循道衞理小學

第二隊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

第一隊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第一隊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第二隊

天主教柏德學校

第一隊

香港嘉諾撒學校

第一隊

秀明小學

第一隊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第一隊

樂華天主教小學

第一隊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第一隊

培僑小學

第一隊

培僑小學

第二隊

寶血小學

第一隊

 

比賽詳情

日  期: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時  間: 上午9:00至下午1:00(請於8:45前報到)

地  點: 培僑中學禮堂 (香港北角天后廟道190號)


比賽流程

章程要求規則

8:30-8:45 參賽者報到

9:00-9:40 火箭車知識講座

9:50-11:30 火箭車製作工作坊(*只容許參賽學生及一名領隊老師進入工作坊範圍)

11:40-12:40 火箭車比賽

12:40-13:00 頒獎



各參賽隊伍將於11月21日(星期二)收到本校電郵寄出的參賽確認信,請各領隊老師留意查收。如有疑問, 歡迎致電學校2566 2317與陳明小姐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