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班 林浩怡

《傅雷家書》收錄了中國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寫給他們的兒子傅聰和傅敏的186封書信,內容大約寫於1954年1月到1966年5月。這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最終透過傅雷用心的教育兩位兒子,他們分別成為出色的鋼琴家和受人尊敬的教師。

在書中大部分的書信都是鋼琴家的大兒子傅聰與父親傅雷、母親朱梅馥的來信,在字裡行間中可見傅雷為了傅聰的教育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傅雷是一位出了名的嚴父,他規定孩子應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比如每天同桌進餐,他會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出喪失禮貌的咀嚼聲。 並且為了教育傅聰不要挑食,只讓傅聰吃白飯不准吃菜肉。這實際是貫徹傅雷的教育理念,他認為“教育當以人格教育為主,知識其次。孩子品德高尚,為人正直;在學問上有所缺失也沒關係。”因為傅雷想讓兒子傅聰成為一個延續自己的生命和事業,讓傅聰成為一個能為社會、祖國、人類貢獻的力量的人,為人類社會盡自己獨特的責任和義務。

但嚴父的另一面,是慈父,是那個為了傅聰能有更多學鋼琴的時間,為傅雷請私塾先生,同時,傅聰的國文課本也由傅雷親自編寫。其實在當時,傅雷的經濟條件也並不理想,僅靠翻譯賺來的稿費維持家庭。在傅雷付出眾多心血的培養下,傅聰才能走上音樂之路。

可與之相反則是,編撰此書的小兒子傅敏顯得默默無聞,因為書中極少出現傅敏與父親的來信。但反而是傅雷與傅敏的故事,讓我有了更多的關於教育的反思。傅敏原本初中畢業後,打算報考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但卻遭到傅雷的堅決反對,因家中已經無法再承擔多一個孩子學音樂的費用、認為傅敏不是學音樂的料子,而學音樂的時間開始得太晚了。因此傅敏繼續升讀師大附中,並在半途打消了做音樂的念頭。但傅敏在當老師的過程中,愛上了當老師,甚至為了專心教書,不再出任外語教研組組長一職。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現在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去做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事,如果父母與自己意願相反,或者不支持自己選擇的路,便會認為父母古板和不尊重自己。但父母的建議或反對是不是一定不值得聽取?從以上的故事中,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父親比傅敏更會挖掘他自身的優勢,並且在傅敏成為老師的路上給予肯定和支持。就在傅敏剛剛大學畢業時,一位雜誌出版社的編輯找傅雷,希望父親可以說服傅敏讓他到出版社工作,但結果父親拒絕了邀請,並誇兒子工作得很好,希望編輯不要去干預傅敏。此事讓傅敏得到了父親的認同,使得傅敏更有信心地在教書的路上發展。

閱讀《傅雷家書》後我明白了,父母其實如同我們的另一面鏡子,他們可以看到我們身上未曾發掘的面向,加上他們有更豐富的社會經驗,因此可能指引出一條更適合我們的道路。我時常想如果傅敏去抗衡父親的意願,選擇了學音樂,當他發現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華時,他是否會懷疑、甚至厭惡自己,我相信這是身為父親的傅雷最不想看到場景。看完傅雷和傅聰的故事,我領悟到父母對我們的嚴厲並不是一種枷鎖,而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的方式。因此我們需要與保持父母真誠和開放的交流,不斷發掘出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