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5A班 葉宋文

2022年11月7日上午,我校很榮幸邀請了楊永杰校友在早會進行講座。楊永杰校友,是現屆(九龍中)立法會議員,九龍城區區議會主席。

在講座的開始,楊永杰校友向同學們簡略地介紹他的個人履歷,亦說到他跟培僑的淵源,楊校友在十幾歲的時候從內地來到了香港,原先他覺得自己的英文不夠好,在香港讀書沒有可能,但是在其他人的介紹下,他來到了培僑中學面試,並且成功被錄取。楊校友從就讀培僑以來每一科都名列前茅,但唯獨英文是他的唯一弱點,從那時候開始楊校友不斷的溫習,要英文默書的時候,他不斷的把單字重覆溫習,在平日的時候,他會到他家隔壁的球場大聲背誦英文。他深知道英文對於他進大學是十分重要的,他在中五、六甚至把學生會的競選辭掉,把各個學會的職位辭掉,專心一意去讀書。最後在會考他的英文及格了,還在其他科目獲得了兩科A的優異成績。而他在2003年更加入讀了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於2006年畢業後回到培僑書院教書,之後在2007年當選九龍區區議員。其後他為了能夠更加好地投入社區工作辭去了所有職務。在2019年當選九龍中立法會議員,之後也跟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他的社區工作。

楊校友在總結的時候說我們要對自己的將來好好規劃,並引用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來勉勵在座的同學,他說在規劃人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還需要「持之以恆」才能夠成功。他更說到我們所需要的態度,要把目標定得高,結果不會差。遇到失敗要堅持。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勇於承擔,不要怕吃虧,敢於鬥爭,要成為一個謙厚的人。

此後我與楊校友進行了簡單的採訪;

問題一:【在你讀書時代,如何能夠平衡各科的學習時間,繼而學習好英文】

楊校友說,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自己要入大學的標準是什麽,再因而制定策略,他那時后就是知道自己英文有不足,所以她選擇放棄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來把這些時間放在學習英文上,他之前除了在球場大聲背誦英文,還有到中環去跟菲律賓人賣貨,以此來鍛煉自己的英文能力,還有英文溝通能力。

 

問題二:【做老師和做議員的滿足感有什麽不同?】

楊校友說,其實老師和議員的意義也是一樣的,首先做老師是作育英才,但是關鍵到了最後是教育政策的實施,當教育政策不能改變的時候,就算作爲老師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也是沒有用。但若然成爲議員走進議會的時候,其實就能變相地影響到教育,能夠制定更方便的教育政策推動教育發展。所以大家同樣都是想作育英才,但是方式不一樣。

 

問題三:【對於師弟,師妹有什麽期望,還有未來有什麽目標】

楊校友說,自己是一個讀書很用功的人,所以他期望師弟妹都可以更加努力,無論在各個範疇,你只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時間,就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另外在目標方面,他想在香港有更多的發言權,因爲他發現進入了立法會后,自己力量是不足夠的,要不斷團結更加多的人,甚至有更大的影響力,才能實現抱負,所以他未來的目標第一樣是團結更加大的力量,至於檢驗這個力量是否足夠,就視乎這個力量能否在行政會議有一個代表,所以下一個目標就是在行政會議有一個代表。

在這一次的講座,我學習到了楊校友那種堅毅的精神,還有那種不服輸力爭上游的拼勁,人生就是需要不斷的奮鬥,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堅持才能夠有成功的機會,現階段我們可能會因爲測驗的挫敗而沮喪,而放棄自己,但是楊校友在競選議員的時候,放棄了一切,即使那時候困難重重他都一一克服,最後成就了今時今日的他。有時候我們只求合格,而碌碌無爲,但人生真的應該如此嗎?我們就不應該把目標訂的更高一點,讓自己活得更加有意義,更加地朝著高的目標邁進,日夜奮進,繼而成為一個對家,對香港有貢獻的人。